驻乌克兰大使杜伟就中乌建交25周年发表署名文章
2017-01-05 00:42

  2017年1月4日,驻乌克兰大使杜伟在《国际商报》和《纪念中乌建交25周年专刊》上发表题为《融汇长江和第聂伯河的友谊——纪念中国与乌克兰建交25周年》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随着2017年元旦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中乌建交25周年,正所谓双喜临门、好事成双。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中乌关系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25年来,中乌两国关系从友好国家升级为战略伙伴,中乌务实合作从简单的商品贸易发展到联合研发和全产业链合作,中乌人文交往从细水长流汇聚成大潮涌动。融汇长江和第聂伯河的友谊穿越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隧道,正在不断澎湃奔涌向前。

  中乌关系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这不是偶然的,其中有许多经验和启示可以总结。

  民心相通是中乌友好关系的纽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乌两大民族都热爱和平,珍视文化,看重家庭,崇尚劳动。共同的价值观使双方虽然远隔万里,却彼此认同,相互欣赏。古丝绸之路的驿道驼铃见证了中乌交往的源远流长,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硝烟淬炼了中乌人民的患难情深,新中国成立初期乌克兰大量专家赴华援建传递了乌克兰人民的真诚之意,乌克兰独立伊始中国即与乌建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友善之心。“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欧亚大陆两端的文明古国因志合而携手,因携手而共进,跨越空间距离和时间长河,成为彼此珍视、守望相助的好伙伴。

  政治互信是中乌友好关系的基石。中乌历史上从未做过伤害对方的事,不存在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有的只是信任、是友谊、是合作。当然,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既得益于中乌人民的传统友好,更有赖于两国领导人的正确把握。建交25年来,两国元首9次互访,在多边场合多次会晤,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波罗申科总统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期间亲切交谈,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与波罗申科总统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友好会见,都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两国高层的友好交往,以及对深化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共识,引领着中乌关系和双方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入向前发展。

  务实合作是中乌友好关系的核心。近年来,中乌经贸、农业、科技、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初期的2.3亿美元提升至2015年的71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中国已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数据说明成绩,患难彰显情谊。乌克兰政局最动荡的时候,在乌中资企业无一撤出,华为、联想、中兴、中粮等一大批中资企业在乌坚守阵地、贡献就业和税收。乌克兰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中资企业来乌投资兴业,中粮集团的尼古拉耶夫码头项目、Evo-Vtor的化纤厂和范达农场、中农发农场在乌竣工投产、拉动当地经济。乌克兰金融最需要的时候,中资企业进场救市,渤海商品交易所注资乌克兰复兴开发银行,提振国际社会对乌金融系统的信心。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乌克兰经济也开始企稳回升,中国正在实施的“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乌克兰制定的“2020年国家发展”战略有诸多契合之处,共建“一带一路”宏伟蓝图更为双方互利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

  文化交流是中乌友好关系的桥梁。中国和乌克兰同为文化大国,近年来,伴随两国恢复直航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的不断推进,双方人文交往日益密切。2014年至2016年,在乌各地举办的中国官方大型文化活动达54场,文化交流活动61场,官方往来团组44个,商演人数逾3800人次。“欢乐春节”、“新年树”、“中国电影周”、“金秋音乐会”等品牌活动深受乌克兰民众喜爱,乌克兰掀起程度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和“汉语热”,中国民众对乌克兰文化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近两年,在乌克兰留学的中国小伙儿周深唱响了“中国好声音”,乌克兰La Vivo组合登上了北京春晚。中国棋手侯逸凡在利沃夫夺得国际象棋世界桂冠,基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曾子儒站上第十五届“汉语桥”比赛欧洲冠军、世界亚军的领奖台。两国人文交流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喜人态势。

  弹指一挥间,中乌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乌克兰政府和人民一道,继续扬起友谊的风帆,放飞合作的梦想,不断开辟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愿景,把中乌关系带入下一个更加辉煌的25年。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