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乌克兰大使杜伟就中乌文化交流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问题答记者问
2017-04-25 22:58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欢迎来中国使馆参加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各位长期以来为报道当代中国、报道中乌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向你们表示感谢。

  再过三天,“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周将在乌克兰宫拉开帷幕。此时举办文化周有双重意义:一是为了庆祝两国建交25周年,二是为了配合将于五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接下来,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一、您认为有哪些因素阻碍中国游客赴乌克兰旅游?中乌两国政府将采取什么举措吸引中国游客赴乌?

  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出境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目前出境游客已达到1.2亿人次,而去年到乌克兰旅游的中国人是多少呢?只有两万人,不到去年全年中国出境游人次的0.1%,双方的旅游合作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任何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业都需要具备五点要素。一是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乌克兰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可以说先天禀赋很好。二是要有稳定的局势。毕竟任何人都不愿意到一个局势动荡甚至是战火纷飞的国家去旅游。三是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发达的服务业。坦率的说,乌克兰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要有便利的签证政策。乌克兰从去年开始对来乌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政策,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我们期待乌方在人员便利化方面出台更多的举措。五是要加强旅游宣传的力度。中国的民众对巴黎、罗马了解比较多,对乌克兰知之甚少。乌方如何加大旅游宣传以吸引中国游客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前不久有乌克兰旅游公司赴华参加了旅游博览会,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双方旅游产业将会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加速发展。

  二、中国有意向乌克兰哪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双方在哪些先进技术领域合作最有前景?中乌自贸区进展到什么程度?

  答:中方企业有意在乌克兰投资的领域很多,包括农业、港口、物流、能源等。当然,我说的是投资意向,离投资落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关键是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

  中乌双方在高新技术领域有互补优势,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以及IT行业都可以开展合作。乌方拥有高素质科研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优势明显,但科研资金相对匮乏。中方有资金优势,在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方面也拥有丰富经验。中乌在科技领域已经合作了很多年。未来中乌科技合作应从单纯的科技产品买卖向联合研发、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方向转型。

  关于中乌自贸区。对外商签自贸区协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15年中乌经贸合作分委会上,两国官员在工作层面就建立中乌自贸区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如果乌方有什么建议,中方愿意认真研究。

  三、在谈到“一带一路”时,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交通和物流领域合作,但是下周的活动却是以文化交流为主。请问中方希望通过这场活动传递哪些信号?“一带一路”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国际合作构想。把“一带一路”建设单纯地理解为基础设施或者经贸领域合作是片面的。“一带一路”的完整内涵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认为,在这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举办这次文化交流周,就是想通过文化这个媒介和平台,进一步在中乌两国人民之间传递友好信息,加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此外,本次文化周是一场综合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企业家论坛、青年论坛、城市主题日等活动。总之,我们希望既尽可能多地向乌克兰民众展示中国文化的多彩元素,同时也尽可能多地为中乌各界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四、此次文化周活动是中乌建交25年来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请您介绍一下此次文化周在增进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在中乌人文交流方面创造了哪些“第一”或“首次”?

  答:我个人认为,这次活动是一个创举,至少在四个方面创下了第一。首先,这是建交25年来第一个“文化交流周”;其次,这是第一次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活动;第三,这是第一次集成式展示音乐、绘画、书法、瓷器、丝绸、茶艺、中医等中国文化的主要元素;最后,这是第一次以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为主体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周下周就要开幕了,希望在座媒体能踊跃参加报道。

  五、乌中两国是战略伙伴,很高兴两国能有这样一场文化活动。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乌俄正在进行战争,中国作为大国,是否考虑同美国等其他大国一起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帮助乌恢复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今年秋天将召开的十九大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您能否透露一下这次会议将讨论哪些问题,中方有哪些规划?

  答: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好几年,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友好国家和战略伙伴,对这场冲突我们深感痛心。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一直秉持客观公正、劝和促谈的立场。中方支持有关各方为调解乌克兰危机做出的努力,同时也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劝和促谈做出努力。

  十九大是今年中国国内的重大政治议程,也将是中国人民在迈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会。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大将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最后冲刺做出全面规划。目前十九大的具体日程和议题还在制定中,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届时积极报道。

  六、“一带一路”构想提出至今已有三年。请问中乌在推动实现这一构想方面都作了哪些努力,有哪些积极成果?

  答:自“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以来,中乌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三年多来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双方不断加强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2015年签署了“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协议,目前双方正在制定和完善有关路线图。

  二是人员往来进一步便利化。2015年,在中方大力支持下,基辅—北京直航恢复,现在这条航线非常火爆,经常一票难求。去年乌方推出的落地签政策极大刺激了中国公民赴乌旅游的热情。前不久我见克里姆金外长时,他交给我一个任务:希望确保他每天都能从自己的办公室窗外看到中国游客。每天我做不到,但我相信,他现在透过窗户肯定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

  三是投资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向乌投资累计已超过70亿美元,以中成套、中建材、中粮